966-96-169
周一至周日24小时
(省内免费)
0851-85878087
18984015076
EPSON新机型(如S40/60/80、B90、P10080/20080等)每添加一种新的介质,都需要重新添加该种介质所对应的一系列自定义介质设置,以期达到更好的打印精度以及更稳定的输出。若套用其他介质的自定义设置,可能会造成上下重影以及左右重影;亦或是打印头高度问题造成的刮蹭介质,从而导致打印头损伤、喷头堵塞,打印画面报废等。建议每添加一种新介质都要重新添加自定义设置。(PS:新介质指的是厚度、克数、类型与当前介质差别较大的介质。如:之前已经添加过灯片,客户新买了一种灯片,且与之前灯片差别不大,这种情况是可以套用之前的设置;反之,则重新添加)。
◆ ◆ ◆ ◆
以下是添加自定义纸张的一系列流程
1
1.正常开机,装入需要重新设置的纸张,面板显示准备就绪:
2.点击面板MENU键,如下图红圈所示按键:
2
点击介质设置,进入自定义设置:
3
任意选择空白数字,如图选择“5”,一般建议由上至下选择空白数字,点击OK进入:
4
点击“设置名称”,0K进入:
5
按方向键进入介质名称,以便自己查找,名称只能用英文字符输入,输入完成,点击OK确认:
6
点击“介质类型”:
7
出现下图所示界面,点击“是”:
8
1.根据介质特性,选择介质类型:
2.OK确定,点击返回,进入自定义设置主界面:
PS:根据所添加的介质选择相对应的介质类型,如PP、相纸、车贴等可选择背胶乙烯基纸;灯片、全透片等可选胶片;油画布、无纺布等布类可选油画布;普通纸选打印纸即可。
9
点击“高级设置”选项下的“导纸间距”,OK进入:
10
根据纸张厚度,选择打印纸距离打印头的距离,不同的打印类型亦会有不同的打印头高度,一般大部分选择1.6,布类介质建议2.0以上,皮革2.5:
11
点击“加热并烘干”:
12
根据介质特性从左至右选择预加热,中段加热,后端加热,点击OK确认:
PS:若材料通过加热后易起泡起拱,建议预加热和中段加热温度控制在30到35之间,还不行,则预加热和中段加热全关。
13
选择介质吸力(此项调整打印平台对介质的吸附力):
14
根据纸张的厚薄程度和易皱程度选择吸力大小:
15
选择介质张力(此项调整打印时进纸器对介质的拉力):
16
1.根据纸张特性选择张力大小:
2.回到自定义设置主界面:
17
点击压力滚筒加载(此项调整压纸轮压力):
18
根据介质特性选择压力大小:
PS:较薄、克数太低、易被压纸轮压起皱的介质建议压力选“中”或“低”。
19
点击“介质调整”(此项最重要,前面所有设置均是为此项做铺垫):
20
点击“手动”:
21
点击“进纸调整”(此项为调整机器步进,上下重影):
22
选择“标准”OK进入:
23
如下图,点击打印:
24
打印出的画面如下图所示(拿到光亮的地方观察):
25
如图所示,有几个色块,选择条杠比较不明显的,画面比较均匀的那一块,分别记住A项和B项最好的色块下方的数字(注:分正负):
26
按A、B项输入之前确认的数字,分正负,按左右键改数字:
PS:输入完成后重新打印“进纸调整”图案,观察是否最好的色块图为“0”的位置,若不是,请重复调整到“0”为止。
27
1.按MENU---介质设置---自定义设置---介质名称(如5)---介质调整---手动 顺序重新进入:
2.点击“打印头校准”(此项调整左右重影):
3.一直OK进入,打印测试图案:
28
测试图案如下图:
29
如图所示,在A----F中每一项都选出最好的一条线,分别记住线条下面的数字并输入到机器面板中(两条线重合成一条线最好最细的那一条为最优,如下图中,B项的“+2”号线条最优):
30
1.如图所示,将图案的A---F项按最优的线条输入,按左右键选择,OK确认进入下一项:
2.键入最后一个数后机器进入准备就绪界面:
按MENU---介质设置---自定义设置---介质名称(如5)---介质调整---手动 顺序重新进入重新打印“打印头校准”图案,观察是否最好的线条为“0”的位置,若不是,请重复调整到“0”为止。
31
按MENU---介质设置---自定义设置---介质名称(如5)---高级设置---自动清洗
根据需要选择清洗类型,若不需要自动清洗,点击“手动”,选择“长度”,选择最大数值。
该介质自定义设置结束,每种介质设置一次即可,后续只需微调即可。
附每种介质的推荐自定义参数参数表